
初秋时节,在三明三元区的沙溪河岸边漫步,碧波荡漾,岸边郁郁葱葱,令人心旷神怡。河湖面貌焕然一新,依水而生,与水和谐的美好画面在三元大地处处铺展。
三网合一 数字化管理
10月9日,三明市三元区智慧水利中心的工作人员全神贯注地坐在电脑前,通过“三网合一”智慧水利平台,对三元区的沙溪河、水库进行实时监控。
2022年,三元区按照国家级河长制管理标准化试点的要求,率先完成了全市首个县级河长办的标准化建设。整合了河长制系统、水旱灾害防御系统、水政系统,打造了“三网合一”智慧水利平台。该平台设有专屏接入119个视频监控点,实现了对辖区河段数字化、可视化管理。
尽管秋风萧瑟,但三元区的“1123”河道物业化管护队伍依然每天乘着船在冷风中在河面巡回保洁,为沙溪河道的清澈洁净坚守着岗位。
沙溪河贯穿城区,集防洪排涝、蓄补水源、生态调节、休闲旅游于一体,堤岸养护、河道保洁、绿化维护等工作既专业又繁重。为了解决管护河段多、经费有限、质量不高、专业不强等问题,三元区于2022年开始在沙溪城区段及莘口镇河段试行“1123”河道物业化集中管护模式。到2023年,这一模式已经在全区六个乡镇全面推行,实现了全区所有河道集中化、专业化的管护。
信息互通 智能预警
信息互通支撑起了智慧系统的蓝图。三元区智慧水利平台借助智能设备对全区的河道、水库等水域数据进行全面采集,形成了一个涵盖河道、水利工程和水质等信息的河湖管理“水利一张图”。这个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延伸了面对雨情和水情的多元化数据采集触角,实现了集监测预警、指挥调度和应急处置于一体的“闭环式”流程管控。它能够全天候监测可能发生的情况并进行24小时全天候监测预警。
“我们将继续拓展‘一张图’的共享端口,让信息管理一方面横向对接各职能部门,一方面纵向贯通各有关部门和各村镇。这将为智慧平台的‘数字化’提供有力支持,最大限度地满足三元区智慧水利信息化发展和管理需求,实现从‘治水’向‘智水’的转变。”三元区河务中心副主任伊弘表示。
深化河长制 系统化管理
近年来,三元区全面深化了河长制,加强了水源地的保护,推进了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的工作。通过系统建成符合三元河长制管理工作需求的标准体系,充分利用了水源地数字化预警平台和指挥中心的力量,全力推进了东牙溪上游支流生态环境监管系统、水雨情预警系统以及水库生态修复系统的完善与运行。
该模式实行了“一平台、一中心、两队伍、三机制”的管理模式。由物业保洁公司建设一支专业河道管护队伍,全面掌握巡河管河要点,并对河岸垃圾、河面漂浮物、河滩地种菜等问题及时予以解决。
自2022年以来,三元区常态化打捞河道垃圾漂浮物超过6000吨,清理了沙溪城区段的河滩地51处,约4000平方米。这些措施有效地治理了沙溪城区段河道存在的“四乱”问题和河滩地种菜等突出问题,改善了沙溪河的面貌。
从“治水”向“智水”的跨越式发展,如今三元区的碧水青山得以保护,沿河步道成为游客散步休憩的好去处。(林馨怡 黄舒祥 黄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