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减负十条何以刷屏老师们的朋友圈?

记者 | 许雯 樊英

五个月前,就职于某公办小学的教师王悦(化名)结束了13年的教师生涯,选择了离职,转行。

回顾自己的这段工作经历,她用了“身心俱疲”四个字来形容。大量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事情严重挤占老师时间,“以至于备课这种老师天然的本职工作,反而要晚上加班或者周末才有时间去完成。”

终于,与学校的劳动合同到期成了王悦重新审视自己职业规划的契机,日积月累的“身心俱疲”让她没有选择续约,而是毅然放弃在旁人看来十分稳定的工作,离开了校园。

12月8日,《四川天府新区为学校减负十条措施》率先出台,王悦也关注到了这条教育动态,“里面的减负内容都非常有针对性,如果条条都能有效落实,对老师来说,一定是一场‘及时雨’。”王悦说,这样的政策,从小处说是为老师减了负,让老师能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专注于教学工作,往大了说,教师作为教育生态的三大主体之一,“这一定是一件有利于让教育生态更纯粹、更回归教育本质的事情。”



“当时我们学校时常会接到不同部门,甚至各种协会和组织等考察、调研、走访、督查、检查等工作,每次一来,老师就要放下手头正常的教学工作,准备各种材料,并且这类工作往往都要得很急,一接到通知老师就需要立刻准备。”王悦说,即便当了13年老师,对于这样的检查、接待等工作,她其实一直无法适应,“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期待,原本就是安安静静地教书育人,然而真正走进校园才发现这很难实现”。离职后的王悦选择了转行,目前主要在做家庭教育和心理健康方面的社会项目。

说到迎检,教师李阳(化名)也有一肚子的苦水。他回忆,之前学校接到一项规格极高的迎检,高到学校对整条迎检动线都做了装修来进行翻新,老师们更是加班加点地设计物料、布置场地、准备文字讲稿和PPT等,十几个人熬了好几个晚上,结果迎检全程不到5分钟就匆匆结束,“我们当时人都傻了,真的觉得又离谱又心酸。”李阳苦笑着说道。



图源千图网

文笔还算不错的他,除了是学校的语文教师,还是“材料专员”。“材料也真的太多了。”李阳说,学校的考核材料、老师的评价材料、各级各类迎检材料、大小会议材料、各种活动材料、各类审批材料……可能一半都要他来完成,“很多时候家长都会不理解,为什么老师没上课时,也不能及时回个微信,我真的只能有口难言。”

对于老师们提到的上述种种状况,某公办小学副校长刘欣(化名)感受更为深刻。有着行政职务的她,用了“5个多”来形容她当下的工作:会议多、检查多、考核多、展示多、评比多。“之前有同行统计过他们学校收到的任务,一个学期仅仅是会议、检查等各类通知就有近千份,那么可想而知,留给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时间还有多少呢?”

另外,刘欣的困惑还有“任何事务都要留痕”的要求。“留痕换言之就是要资料,我们用心做教育,目的并不是要拿资料给别人看,孩子的成长难道不是一种留痕吗?”刘欣说,繁杂的非教育工作不只是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它们对教师的热情也是一种打击,“教师需要专业化的成长,沉下心来做教育,这才是教书育人的价值”。



近年来,为学校减负、为教师减负的呼声不断。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曾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要求从源头上查找教师负担,大幅精简文件和会议,严格清理规范与中小学教育教学无关事项,确保中小学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

12月8日,四川天府新区推出《四川天府新区为学校减负十条措施》(相关报道链接:《天府新区动真格!率先出台《为学校减负十条》,不得随意周末值班!》),再次让教师减负成为热议话题。



图源成都发布

红星新闻记者看到,《为学校减负十条》一经发布,便迅速占领了老师们的朋友圈。“让教育回归本质,才有高质量的教育”“安心舒心才能静心”“减负10条,条条得人心,条条看落实”……老师们在转发政策消息时,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和期待。



《为学校减负十条》引关注



四川天府新区教科院附小(含西区)校长熊英是最先得知新区要实施学校减负政策的校长之一。她表示,新区的减负十条举措很有针对性,指向具体事项,可量化,操作性很强,对于学校和教师来说,是“看得见的减负”

天府六小数学教师许雅捷在看到这个消息后,第一反应是“太好了!”她表示,“双减”以来,全社会都在关注学生的负担是不是减轻了,而减负十条则关注到了老师,这让她瞬间有一种“被看到,很值得”的感觉。她说,减负十条每一条都切中要点、痛点,作为教师,她希望政策能够坚持落实下去,给予老师们更多可支配的时间,让大家在练就内力的同时,也能兼顾好自己的家庭。



图源千图网

四川天府新区教育综合改革首席顾问,华阳中学、香山中学党委书记姚敏谈到,学校事务性工作负担重,教师“抽空备课上课”已成为普遍现象,这是一个值得高度警惕且必须破解的问题。

对此,姚敏认为,作为国家级新区,理应大胆创新,在破除沉疴痼疾上先行先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让学校安心办学治校,让教师静心教书育人。新区教育过去十年的发展变化可以用“伟大”来形容,那么接下来的十年,应该聚焦什么?此次,新区率先出台《为学校减负十条》措施,直面问题,系统考虑的做法,不仅是为学校、教师减负,同时,释放出来一个强烈信号,即学校必须凝神聚力抓内涵发展,以学生为中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做教育需要智慧和定力”,她表示,希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当好学校的防火墙;校长当好教师的防火墙,同时,需通过上下联动,部门协同,营造全社会尊师重教、协同育人的良好生态,于学校而言,需通过学校价值观归位,促进治理理念变革、教师培育方式变革、育人方式变革、教育评价改革等组合拳,做好教育人该做的事,才能真正实现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源千图网

关于教师减负,北京一教育学者表示,减轻学校和教师负担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除了天府新区,近年来全国多地都有出台针对教师减负的具体措施,因此关键还是在于落实。他说,教育行政部门应给予学校和教师说“不”的权利,让老师有权拒绝一切形式主义的任务;同时在学校和教师管理、考核、评价等方面,教育部门也应进行相应的优化,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让教师评价回归教育之本,这样才能真正为教师创造一个静心从教、安心从教的工作环境。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重庆新闻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各大高校纷纷宣布接入DeepSeek,学生利用AI工具辅助论文写作现象已愈发普遍,而使用规范和学术诚信问题也随之而来。今年以来,不少高校纷纷推出新的政策为AI“立规矩”,以规范学生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行为。学术写作中AIG[全文]
    2025-04-03 04:56
  • AI生成图片“缺时间、缺空间、缺玩伴,已经让这一代孩子深陷社交不足、沉迷虚拟世界、对真实世界缺乏兴趣的心理危机,其危害程度可能远超抑郁症……”不久前,《比抑郁症更可怕的心理危机,正在这一代孩子之中蔓延……》一文在自媒体上发酵,引发众多家长关[全文]
    2024-12-12 03:48
  • 如今的家校冲突,吃亏的多数是涉事老师,以至于老师抱怨,老师还有娘家吗?周口广电融媒报道,近日,周口淮阳区一小学生家长反映,女儿看到带领晨跑的老师是之前教过自己的女老师,就告诉同学老师的名字,班主任听到后,说学生直呼老师名字是不尊敬老师,拧了[全文]
    2024-10-31 03:50
  • 可以为职场充电、释放压力、扩展社交……近年来,“下班上夜校”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选择。不少街道和学校积极整合辖区内的各种资源,开设了一批接地气、有活力的公益课堂,为年轻人打造下班后的“充电站”。然而,也有一些培训机构或个人打着“夜校”的幌子,推[全文]
    2024-10-25 02:20
  • ▎人民酱说:作为父母,我们并不能陪伴孩子到永远,但爱好可以;我们不能永远守护着孩子,但一个丰盈的精神世界会帮助他们抵挡未知的风雨。全文3870字丨阅读共需3分钟编辑丨人民酱作者:洱哆 来 源:新东方家庭教育(ID: xdfjtjy)前阵子[全文]
    2024-10-24 03:45
  • 本文将基于优志愿2023-2024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模拟系统来分析浙江省考生各院校、专业的报考热度,不统计无人报考的院校或专业,仅统计1段线上考生报考情况。热度值计算标准:先统计每年志愿填报次数百分比,然后根据两年的志愿填报次数占比缩放至0-[全文]
    2024-09-30 03:45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重庆新闻网 chq.shenzzx.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